廣西地理標志畜禽產品系列故事(6):喜食銀合歡的潿洲黃牛
潿洲黃牛主要產于北海市的潿洲和斜陽兩島,北海市1縣3區各鄉鎮均有分布,保護面積?3337平方公里。潿洲黃牛屬廣西地方優良品種,經過長期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而形成。
????潿洲島是我國最年輕的一個火山島,潿洲黃牛的形成與該島的自然條件和人民長期的選育有著密切關系。潿洲島開發始于100多年前,居民多從雷州半島和合浦縣移入,耕牛也隨著移民帶入該島,潿洲黃牛來源于雷州半島及合浦縣一帶。
????潿洲、斜陽二島均為火山玄武巖和凝灰巖風化發育形成鹽基和鐵錳含量較高的棕紅色黏土,盛產銀合歡。銀合歡除了可以入藥以外,還是一種營養價值特別高的植物,它含有大量的粗纖維和一些粗蛋白,還有多種氨基酸,對潿洲黃牛養殖十分有利。潿洲黃牛喜歡食用銀合歡,瘤胃中存在可降解含羞草素及其代謝產物DHP的細菌,牛采食銀合歡后不發生中毒,再加上潿洲黃牛性能優良,因此具有很高保護與開發利用價值。2010年,潿洲黃牛列入《廣西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2012年,潿洲黃牛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潿洲黃牛采取自然交配、個體選擇、純種繁殖和保種選育的生產方式,廠區建立了潿洲黃牛優良種牛核心群和保種區,種牛的品種純度高。養殖過程中采取自然放牧、半放牧半舍飼和完全舍飼圈養等方式,主要采食純天然牧草或喂本地農作物。水源以地頭水柜、水井為主,清潔衛生,符合飲用水標準條件。
????潿洲黃牛體型中等,體軀勻稱。其肉質細嫩而有彈性,顏色淺紅色,味清甜,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